乔布斯:砍掉99%的事留下的1%才能真正发光
这一年,乔布斯临危受命重返苹果,站在苹果开发者大会的舞台上,掷地有声地说出了一句话:“你必须学会对一千个好主意说不。”
这不仅是他对“聚焦”最深刻的定义,更是他此后带领苹果走出绝境、重塑辉煌的核心准则——
聚焦不是挑选最想做的事,而是狠下心砍掉所有“能做、想做却不该做”的选择。
乔布斯重返苹果后,并未急于召开产品发布会提振士气,而是率先对混乱的产品线“动刀”。
彼时的苹果,如同一家毫无章法的百货公司:十几个型号的Mac电脑、五花八门的配件、打印机、扫描仪、游戏主机……繁杂的产品矩阵不仅分散了研发精力,更让消费者对品牌定位感到困惑。
一款面向家庭用户的台式机、一款面向专业用户的台式机,一款面向家庭用户的笔记本、一款面向专业用户的笔记本。这绝非聚焦某一赛道的温和调整,而是彻底的断舍离,没有丝毫犹豫。
他曾在分享中提到,苹果与皮克斯是两家运营逻辑截然不同的公司:苹果需每隔几周推出新产品,每天要做十个重要决策,即便部分决策出错,数月内也能纠正;
而皮克斯一年最多推出一部电影,每季度仅做三四个关键决策,一旦确定便难以更改。
“聚焦核心”都是共通的底层逻辑,苹果若不砍掉杂乱产品线,就不会有后来重新定义个人电脑的iMac、颠覆音乐行业的iPod,更不会有改变智能手机格局的iPhone;
每个人、每个企业都知道自己能做很多事,但唯有忍住诱惑,才能避免被“还不错”的机会耗尽心力。
:“真正的聚焦,是说‘不’。”说是很容易,难的是直视一个你喜欢却不该要的机会,坚定地说:“对不起,我不做。”02
个人数字助理)等多种设备。乔布斯没有选择“在现有设备上做加法”,而是思考“能否让这些设备合体”——不是每样都做,而是每样都“删掉”,只留下一个核心入口。
删掉物理键盘,用触控屏重新定义人机交互;删掉可拆卸电池,追求机身一体化的极致设计;
有能留下来的,才配叫“核心”。这种洞察力,同样体现在他对人才与管理的聚焦上。
“雇佣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他见过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仅凭一人脑海中的方案,就能超越惠普200名工程师的成果”,也通过Mac团队印证了“50人团队能完成其他公司数百人、数千人无法完成的任务”。(
他曾用旅行比喻:如果一群人想去的地方不同——有人想去新奥尔良,有人想去旧金山,有人想去圣地亚哥,永远无法出发;
但如果所有人都聚焦“去圣地亚哥”这个共同目标,至于步行、坐飞机还是坐火车的路径争议,很容易通过讨论解决。
它不仅是象征,更是能为组织或个人提供清晰方向的长远目标与指导愿景。在商业领域,乔布斯是坚守 “北极星” 的典范。他将 “打造极致用户体验” 定为苹果核心价值观,这一理念驱动公司持续创新,催生出 iPod、iPhone 等革命性产品,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也让苹果在行业中始终不偏离方向。
若没有清晰的 “北极星”(核心价值观),目标易受外界文化、短期潮流影响,最终只会让人感到空虚。正如乔布斯重返前的苹果,因缺乏统一价值观,陷入 “什么都想做” 的混乱,产品繁杂却偏离用户需求,濒临破产。
对个人而言,明确 “北极星” 同样关键。它能帮我们锚定长期目标,规避无关干扰 —— 比如以 “创造社会价值” 为方向,便不会被短期高薪诱惑;以 “深耕专业” 为追求,就能拒绝浅尝辄止。反之,没有 “北极星” 指引,易在人生中频繁迷失,被潮流裹挟,消耗时间精力。
追寻 “北极星” 难免遇挑战,但只要坚守核心价值观,就能做出贴近长远目标的选择,正如乔布斯研发 iPhone 时,顶住质疑坚持革新。确定 “北极星” 后,持之以恒,哪怕进程缓慢,也终将接近目标。
只有明确真正认同的价值,让价值观成为 “北极星”,才能在选择中守住聚焦方向,不迷失于无关岔路。
2.确定你真正的目标没有明确目标的人,日常优先事项会被短期回报的紧急任务淹没。基于价值观设定目标,能让我们同时兼顾短期行动与长期方向,避免捡了芝麻丢西瓜。
4.列出你必须做的每件事将所有待办事项从脑海中转移到纸上,既是清空大脑的宣泄,也能为后续筛选提供完整素材,避免遗漏关键任务。
这一步需要我们“区分小麦与谷壳”,剔除“看似重要却无实质价值”的任务,看正能推动目标的关键动作。
比如将25个优先事项缩小到5个后,再从中筛选出1个“能带来5个任务中80%结果”的核心事项,让注意力完全聚焦。
一天开始时,我们精力最充沛、干扰最少,是处理最难、最重要事项的黄金时间。若将核心任务留到后期,很可能因精力耗尽、干扰增多而无法完成。
明确不该做什么,比知道该做什么更重要。将非核心任务列入禁区清单,能减少不必要的精力消耗。
如刷视频、无意义闲聊),提前制定应对方案,能大幅降低“重回旧习惯”的概率。
独自聚焦容易自我妥协,而他人的问责能帮我们“踩下油门”,每天、每周分享优先事项,让他人监督自己严格执行;
专业的辅导能帮我们“移开刹车”,直面恐惧、打破自我毁灭的信念,提升聚焦的持续性。
这13步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错过任何一步,选择和坚持核心优先事项的能力都会大幅下降。
一方面,我们害怕“错过机会”担心放弃一个选项会后悔,怕别人说自己不够斜杠、不够全面发展,于是在多尝试、多拥有的执念中,让注意力被无限分散。
另一方面,我们对“目标”不够笃定容易被外界评价影响,看到别人做什么就想试试看,对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缺乏非它不可的决心,最终在“浅尝辄止”中一事无成。
创意过程不是随意的灵感迸发,而是像工程流程一样严谨的纪律性工作。因此皮克斯始终聚焦“一年一部好电影”;在苹果时,他拒绝“为了盈利而妥协产品品质”,坚持“先做最好的电脑,再谈赚钱”,最终让苹果重回巅峰。
打开手机,是刷视频还是看书?打开电脑,是做核心工作还是浏览购物网站?是打磨核心能力,还是消耗注意力?
“简约之下的极致”。这也是他与世界交手的方式:外界越复杂,他越追求简单;外界越喧哗,他越保持冷静;外界越杂乱,他越坚定笃定。
皮克斯与苹果虽处于“科技”与“创意”的不同光谱端点,但乔布斯用“聚焦核心”让两者都走向了“科技与创意的融合”,苹果成为“科技公司中最有创意的”,皮克斯成为“创意公司中最有技术性的”。
你是否有一个目标,值得你删掉99%的分心、杂念、诱惑与妥协?如果有,你的人生或许就能像苹果一样,从杂乱无章中挣脱,回归纯粹与锋利。
乔布斯临终前曾说:“我最大的成就,不是创建了苹果,而是我没有被世界搞乱。”
聚焦,从来不是人生的加法,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最难的减法,敢于放弃、善于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