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mont山下有松」首家复合业态门店开业迎来品牌线验创新篇章 iziRetail热点
9月1日山下有松北京颐堤港店首层开业。在210余平方米的空间里,首次引入包袋、咖啡、成衣的复合体验。
其实,四年前山下有松首家线下店就落地在颐堤港。如今随着品牌与项目的发展,山下有松移位到项目一层,打造了一家面积更大、功能更复合的空间。
我们站在颐堤港标志性的“冬季花园”,北京秋日的阳光透过高耸的玻璃屋顶进入室内。
山下有松全新门店面向“冬季花园”一侧外摆区的黄土元素和挺拔的芦苇,既与周边社交休闲业态融合,又因鲜明的地域特色而第一时间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在临近时尚零售业态的另一侧,弧形玻璃幕墙设计,让人即使在店外也能感受到店内温润、自然、舒缓的零售氛围。
全新门店名为「长流漫滩」,灵感来自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名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在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中融入品牌精神原点黄河文化和中原文化:
门店中的凿石与沉积墙,带来对河水冲刷的想象;空间主体采用北方民居常见的“三合土”,展现传统夯土建筑的朴素之美。
门店中的凿石与沉积墙,带来对河水冲刷的想象;空间主体采用北方民居常见的“三合土”,展现传统夯土建筑的朴素之美。
「长流漫滩」是山下有松的首个复合型店铺,涵盖了成衣、包袋、咖啡等多个品类。
从“冬季花园”进入门店,首先是咖啡区域。由品牌自营,涵盖意式咖啡、单品咖啡等。此前品牌已在“北京山下有松空间”试水咖啡品类,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去打卡、体验。
接着是成衣区,山下有松于2024年10月正式推出预热已久的成衣系列,既是品牌“东方美学”的延续,也与核心品类包袋形成统一的搭配风格,一经推出便受到广泛好评。
包袋依然是空间的“主角”。我们在现场的感受是,虽然门店面积更大,但品牌并没有陈列过多产品,而是有着大量的空间留白,呈现出东方美学特有的含蓄内敛和气韵生动。
值得一提的事,山下有松还专门为颐堤港全新门店推出了「循迹hobo中号摔纹牛皮·靛蓝色」,限量60只,以“靛蓝色”致敬颐堤港的英文名INDIGO。
在我们看来,咖啡、成衣等品类的加入,不仅为零售空间增添了更多体验内容,营造了休闲生活方式氛围,增加了客人停留时间,而且能够更为直接、全面地传递山下有松的品牌文化。
在探访门店中,还有一点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品牌对于「环保理念」的全面贯彻。其背后不仅是品牌的社会责任感和善意,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现。
小到使用大豆油墨的印刷字体,天然橡胶的胶水,再生纸做成的包装盒,大到包袋材质、包袋五金配件的环保真空镀工艺、门店装修材料。
小到使用大豆油墨的印刷字体,天然橡胶的胶水,再生纸做成的包装盒,大到包袋材质、包袋五金配件的环保真空镀工艺、门店装修材料。
从首家实体店「河崖生长」,到首家复合型店铺「长流漫滩」,山下有松在颐堤港的4年,也是品牌高速发展的见证和写照。
在过去12年间,山下有松从设计理念、空间呈现、内容运营、市场布局等多个维度,全方位构建起愈发完整的品牌文化。历时虽长,但其成果已逐渐展现出来。
山下有松崇尚自然、自知,从丰富的东方文化遗产中汲取灵感,将其中永恒的智慧和精致的美学融入产品中,以国际审美与工艺标准传递东方美学。
从皮料到工艺,再到实用设计,山下有松通过十余年的沉淀,筑起了坚实的品牌壁垒。不仅有达到国际标准的工艺品质,还考虑到不常被奢品顾及到的实用性。
比如,产品大多使用严格筛选的高品质欧洲进口头层牛皮,触感柔软,纹理细腻。还会设计隐藏贴袋、包内水杯固定位等满足通勤便利、收纳等需求。
山下有松的线下空间,不仅延续了品牌基因「山」与「松」的意象,还融入各地自然地貌与肌理,以自然质感打破人造空间的单调,营造惬意松弛的能量。
比如新近开出的杭州· 墨海金石,以金石气、书卷气为意向,从刚健到雅致,呼应了杭州作为“书画印”文化传承的文人生活记忆。
截至目前,山下有松已形成了「明星品牌大使+线下策展+产品视觉叙事+播客节目」为主线的长期、立体、深度的内容矩阵,成为品牌文化的重要载体。
就品牌大使而言,山下有松于2025年先后官宣演员文淇、演员蒋奇明为品牌大使,并发布主题大片。不同于常见的以“流量、带货”导向,山下有松更加看重品牌大使与自身品牌内核的契合度。
在线下策展层面,山下有松2024年在阿那亚举办了「一路有野」限时展、今年在上海洛克·外滩源举办的「风生·造物」品牌展,都是不以销售为目的,深度且直观地传递了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美学理念。
在产品视觉叙事维度,山下有松尤其擅长挖掘品牌挚友人生经历中与品牌精神相契合的部分,通过视觉内容呈现出来,比如深入藏地为网球运动员李娜拍摄的主题大片《坦诚野心》,便获得了极高的传播度,影片中李娜上身的循迹hobo包被很多人种草。
就播客节目而言,山下有松的播客节目「山下声」已更新至第二季,对话不同领域与山下有松同行的朋友,分享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受,展示人生的更多可能。
山下有松的市场布局是品牌文化的重要延续,它高举高打、不盲目扩张,每一家门店都是一座“精神堡垒”。
截至目前,山下有松已在一线、新一线城市的地标商业项目开出16家门店。诸如: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深圳万象天地、杭州万象城、成都IFS等,成为消费者体验品牌文化的重要载体。
除了优异的国内市场表现,山下有松还在近两年完成了海外首次亮相,以及海外首次快闪——
海外首次亮相:2024年9月巴黎时装周期间,山下有松在巴黎玛黑区呈现了「远山有声 SONG of MONT」限时展,融合融合黄河文化、皮影戏、中原美学以及现代设计,引发了广泛关注;
海外首次快闪:2025年7月,山下有松在曼谷知名高端购物中心CentralWorld(尚泰世界购物中心)一楼开启了预计为期半年的快闪,进一步开启品牌全球化探索。
商场与品牌,被称为甲方、乙方,双方既是合作关系也存在一定利益冲突。在快速更新的商业环境中,“品牌汰换率”成为商场的重要考核指标。
但除了“汰换”,商场的迭代还有另一种方式:与品牌互相成就。山下有松与颐堤港的合作,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可以想象,2021年刚开始进入线下的山下有松,在商业地产圈还是一个缺乏线下背书的新面孔。彼时品牌首店与颐堤港达成合作,体现了项目对于消费趋势、新锐品牌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创新魄力。
最终山下有松在颐堤港二楼开出了面积60多平方米的首店,以石灰岩洞石传递品牌倡导的自然、静谧和恒久。
近年来,山下有松的品牌势能快速提升、产品线日益丰富,需要更大、更能体现品牌形象的空间。与此同时,颐堤港也在不断调整,在面向“冬季花园”的休闲餐饮区域增加零售氛围。于是,双方再次一拍即合,共创出「长流漫滩」。
新的合作旅程已开启,双方都展示出十足的诚意。项目方首次以商场中庭的大幅画面露出为品牌“应援”,品牌则为此专门打造首家复合概念门店,并且推出限定产品。
更重要的是,从消费者的视角来看,在这里既有归属感又有新鲜感:山下有松依旧在,面积更大、品类更丰富、体验更多元。同时也感受到品牌与项目长情相伴、相互成就的美好情谊。
探访结束后,我们坐在「长流漫滩」的外摆区,沐浴在柔和的阳光下,芦苇摇荡,有那么一瞬间忘记了自己正身处繁华、快节奏的北京,而更像是在山西、在黄河边。
从黄河边到如今的「长流漫滩」全新门店,山下有松走过了整整12年,中国人常讲“十二年是一个轮回”。颐堤港曾是山下有松实体店的起点,如今又成为了品牌十二年再次出发的原点。
颐堤港也正在更新。2024年11月,太古地产宣布颐堤港将于其二期扩建部分落成后,启用全新项目名称“北京太古坊”(Taikoo Place Beijing)。
接下来,我们期待山下有松与颐堤港,这对黄金组合,在未来的时光里,共同开启新的篇章。